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艺术家 > 张光宇
张光宇

张光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张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江苏无锡人。早年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画月份牌年画。后与他人创办东方美术印刷公司、时代图书公司,编辑出版《上海漫画》、《时代漫画》、《独立漫画》等杂志。1949年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光宇长于政治时事和社会讽刺画。他的装饰画在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外国美术中的优秀成分,形成形式感极强,富有民族趣味的时代感风格。

个人资料

  • 中文名张光宇
  • 国籍中国
  • 职业艺术 漫画家
  • 出生地江苏无锡
  • 去世日期1965年5月4日
  • 代表作品《西游漫记》

张光宇相关资讯

张光宇详细介绍

  张光宇的个人简介

  张光宇,中国漫画家,装饰画家。1900年8月25日生于江苏无锡,1965年5月4日卒于北京。小学毕业后随张聿光学画布景。1921~1925 年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画月份牌年画。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与他人创办东方美术印刷公司、时代图书公司,编辑出版《上海漫画》、《时代漫画》、《独立漫画》等杂志。1938年在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40年代任电影美工。1945年与叶浅予等人在重庆举办8人漫画联展和《西游漫记》漫画展,后到香港参加人间画会。

  1949年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光宇长于政治时事和社会讽刺画。作品手法借鉴装饰画的表现形式,代表作为《西游漫记》 ,作品辛辣地讽刺和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的黑暗腐败。他的装饰画在民间、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外国美术中的优秀成分,形成形式感极强,富有民族趣味的时代感的风格。出版《光宇讽刺画集》、《民间情歌画集》、《林冲》连环画、《西游漫记》、《张光宇插图集》等。

  张光宇的艺术生涯

  张光宇(1900-1965年),江苏无锡县北门塘的一家祖传郎中的长子。15岁经上海名伶张德禄说情,为著名的京剧戏院“新舞台”的布景师、兼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的张聿光(校长刘海粟)做学徙工。

  1919年张聿光把张光宇推荐到《世界画报》 ,任助理编辑。每期刊物上都出现张光宇的“钢笔画”和“谐画”——就是他后来40余年中孜孜不舍的艺术——漫画。后来他主编了《上海泼克》《独立漫画》《抗日画报》。他还主持了编辑《时代画报》《时代漫画》《万象》等刊物的时代图书公司。

  1938年全家到香港。

  1949年广州解放的第一个早晨,张光宇为首的画家们所画的10米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广州爱群酒店的13层楼一直垂到二层。解放后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后来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又在中央工艺美院任教。他为人民大会堂及其它国家建筑的装饰设计,为哈尔滨、青岛市城市作美化设计。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屈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空》是他出色的作品。《漫画》杂志编委,主编《装饰》杂志。

  50年代末,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他抗战后期的《西游漫记》。

  1965年5月4日因病去世。

  张光宇的艺术风格

  在构图上,光宇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上的以大观小之法。西方的透视法,在艺术上是科学的、又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面,可以帮助画家对解决三度空间上,有深刻的理解;其不科学之处,就是把艺术家降低为光学机器,只表现眼所见到的,不能表达心所看到的。光宇的装饰绘画,充分运用了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之法,将此法运用到画面空间的处理上来。他吸收了中国壁画、版画,以及波斯与印度画中的内景、外景不同空间并列法。他还运用了许多近代舞台艺术、电影艺术上的方法,他时常把远景与近景、天空与地面、虚景与实景等等,都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电影中的“蒙太奇”。

  在造型方法上,他人中国书法、铜器以及近代工艺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中国书法的结构用笔,也是有方有圆,或方中寓圆、圆中寓方;其它装饰艺术造型,亦同此理。方圆各有其长处,如纯方,则诉诸人之感觉是有骨无肉,冷硬偏于理性;如纯圆,则有肉无骨,混沌无精神。光宇造型之方法,无论一石一木,或人物、屋宇、舟车等等,皆方中见圆,圆中寓方;既有丰富之感情,又显得挺拔有力,这也是他程式化所遵循的主要方法之一。

  奇中寓正,是从整个艺术效果来说的。中国画法中,向来便主张“奇中寓正”“正中寓奇”,以达到艺术上变化统一。有正无奇,则呆滞刻板,如馆客体印版字所要求的,会绞杀了艺术生机;若有奇无正,那是企图以奇取胜的江湖术士手法,已去艺术甚远。真的艺术要求,应该是奇正统一。有时从外形上看颇正,而奇寓其中,有时形式很奇而正寓其中。有人言光宇艺术太奇,是只从表面上看到其构图大胆或形象夸张,未曾窥及其内在结构之严正,形象刻划之认真;或有人言光宇艺术过于正,也只是对他的程式化的形象仅有表面之认识,未见到在貌似板拙的形象之中,却包含有丰富的感情。

  张光宇的画风技巧

  中国绘画的透视不像西方传统绘画的焦点透视,而是比较自由,只要符合创作的需要,合理便行,没有机械的透视要求。中国绘画讲究“以大观小”,画山水尤其是这样,有如鸟瞰大地一样。画家从来不作自然的奴隶,而是艺术的主人。画两个人在屋子里,从屋外来看清清楚楚,连一堵墙都没有了,古代的小说插图“绣像”常常采用这样的手法。有些受过严格透视训练的人,被洋教条框住,反而不敢画了。张光宇的装饰便是采用“以大观小”的办法,继承了中国的艺术传统,没有机械的透视要求。他认为“艺术上合理的,在科学上不一定是合法的。”传统绘画“美女无肩”,画南极仙翁头比身子要大得多,这些都是艺术的夸张和变形,是装饰的需要。

  张光宇的装饰画讲求线条的造型,注重“疏”和“密”的关系。线条是中国绘画艺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清代画家石涛在他的理论著作《画语录》中提出“一画”的主张:“一画生万画”。没有孤立的线条,笔笔相关,笔笔相生,画到底,千变万化的线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密不通风,疏可跑马”,张光宇的装饰画运用线条借鉴了中国书法,有的画面根本不作阴影处理,就是使用线条,疏疏密密,虚虚实实,将作者的感情很好地传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