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郭沫若简介 以及他逝世的时间

郭沫若简介 以及他逝世的时间

2018-03-31 00:20:01 来源:随便吧趣名网 责任编辑:趣名网

  郭沫若是我们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想必有很多朋友们都很喜欢他的诗集,确实写得还不错,如果你对他的个人信息也很感兴趣的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郭沫若简介以及相关资料。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流亡日本

  郭沫若在流亡日本期间,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1930年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通过引用当时的历史文献资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学发展规律的论断,证明中国同样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此理论后来遭到黄现璠等人的置疑,黄曾于1979年着文提出,认为中国没有奴隶社会),郭沫若由此在中国开创了唯物史观派,该学派在此后占据了中国学术界的主流地位。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简介

  随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纲领的中国共产党走上执政舞台,该书的观点被当作今后中小学课本的参考教材之一。郭沫若凭借这一时期的甲骨文研究而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并称甲骨四堂,并借此于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抗战时期

  郭沫若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回国。在日期间他娶了一个日本籍妻子,这个妻子没有跟随他来中国。回国后前往南京拜谒蒋介石,然后发表了一篇《蒋委员长会见记》,对蒋介石进行颂扬,但并未请求蒋原谅从前的事情,不久拜见汪精卫。之后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期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发动歌咏、话剧、电影等各界一同宣传抗战。他本人也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台大历史系教授王远义认为郭沫若等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创了一条大众形式与精英创作结合,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

  希望上面文章讲的关于郭沫若简介的内容,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我们还有很多内容丰富的文章等着你看哦,你可一定不要错过了哦。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