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2018-03-05 16:14:01 来源:随便吧趣名网 责任编辑:趣名网

  魏延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喜欢看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的朋友们一定都对此有着一定的了解吧。那么你是否知道魏延为什么要谋反呢?好奇的朋友们赶紧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当时魏延带兵北伐曹魏,诸葛亮在后面负责指挥,和负责粮草的供应等,但是由于诸葛亮常年的劳累,在这次北伐的过程中病故,在临终之前他托付自己的副将杨仪,告诉他要魏延立即撤回北伐的军队回蜀国,如果魏延不听从,杨仪带领本地的部队自行回国。于是杨仪派人把诸葛亮的遗言转告给魏延,当时魏延一听诸葛亮病故,而且要他撤军,他不答应,坚持自己的意见要继续北伐。而且派探子去观察杨仪的动静,探子回报说杨仪按照诸葛亮的遗言,在准备往南撤退,魏延一听大怒,于是他自己赶在杨仪之前往南撤退,而且边走边断路烧桥,不让杨仪的兵队顺利撤离,于是杨仪上书给刘禅(刘备的儿子)说魏延谋反,魏延也上书给刘禅说杨仪谋反,刘禅拿不定主意,军队在外不知谁是谁非,于是问身边的大臣的看法。

  众大臣均认为杨仪不会谋反,而魏延会不会谋反大家不敢判定,所以刘禅就派人去北上去拦截魏延,魏延被前后夹击,而且自身军队的士兵一看是皇帝派人来讨伐主帅,马上就举手降服,最终魏延逃走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把魏延杀后那头颅拿给杨仪,杨仪当时立即把魏延的头丢在地上用脚踩,并且朝廷还命令“夷魏三族”。诸葛亮去世,魏延被杀,按道理接下来做丞相的应该是杨仪,但是刘禅却任命蒋琬,并且把杨仪架空,针对这种情况杨仪对朝廷极度不满,很高调的跟朝廷唱反调,露的被朝廷罢官流放,杨仪最后也自杀身亡。这是《三国志》记载的史实。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再来看看魏延跟杨仪两个人,魏延是刘备当年重用的武将,他本人很有才干,在朝臣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但是魏延为人在朝中相当高调,再来看看魏延跟杨仪两个人,魏延是刘备当年重用的武将,他本人很有才干,在朝臣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但是魏延为人在朝中相当高调,目中无人,朝里的人几乎都让他三分,唯独杨仪不买他的帐,杨仪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他在处理国家的大事上很有才干,很受诸葛亮的重视,魏延跟杨仪可谓是当时蜀国朝中的一文一武的人才,但两个人偏偏没法和睦共处。

  最终导致这场疑案也许是事出有因。杨仪最后脚踩魏延头颅、夷魏延的三族,有明显公报私仇的成份。因此来看,魏延不是谋反,只是和杨仪的内讧、争权。至于谁对谁错,两个人都有责任。相比之下,魏延的过错更大些。

  魏延简介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魏延为什么要谋反”的全部内容,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应该对此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收藏我们的网站。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