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名人 > 苏麻喇姑与康熙的一世情缘

苏麻喇姑与康熙的一世情缘

2016-06-17 12:01:15 来源:随便吧趣名网 责任编辑:趣名网

苏麻喇姑和康熙 一世情缘

苏麻喇姑,因近年来众多清朝影视剧的热播为大众所知,剧中大多把她描述为康熙的恋人或知己。其实,康熙与苏麻喇姑之间的感情远比影视剧中深厚的多。

康熙的启蒙老师

《啸亭杂录》中《苏麻喇姑》一条记载说,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短短八字,意味深长,它所反映的情况,与当时玄烨所处客观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清初,痘疹在中原北部地区流行,北京尤甚。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史载:“乙未(顺治十二年)冬十一月,中宫出疹,上(顺治帝福临)避南海子(南苑)。惜薪司日运炭以往。十二月,命惜薪司环公署五十丈,居人凡面光者,无论男女大小,俱逐出。”谈迁《北游录》,《纪闻》下,第413页。中宫即福临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由于痘疹肆虐京城,避痘南苑的福临心有余悸,竟下令将惜薪司(今北京西安门惜薪司胡同内)附近地方凡未出痘的居民,全部赶走,以免他们染上痘疹,传给运炭南苑之人,进而威胁自身。在谈痘色变的氛围中,皇室成员纷纷外出避痘,不满两周岁的玄烨,当在此时被迁往紫禁城外北长街路东一所宅第(雍正年间改为福佑寺);其长兄牛钮前已夭折,次兄福全被寄养在大臣家中。偌大的紫禁城,一时已非安全居所。

玄烨晚年曾很伤感地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可见他从小外出避痘,直至福临病逝前不久,即他六七岁(顺治十六七年)出痘痊愈后,才重返皇宫。

尚在襁褓中的皇子,独居紫禁城外,故照料之人责任重大。玄烨儿时的身边服待人员,最主要有两位,一是孝庄亲自挑选的乳母瓜尔佳氏,一是保姆朴氏。朴氏原是福临的乳母,因敬慎有加,深为孝庄满意,玄烨降生后,孝庄又命她来照料孙儿。瓜尔佳氏与朴氏都是善良、温厚的女性,她们对玄烨“殚心调护,夙夜殷勤”,抚视周详,提携备至。玄烨在她们的乳抱中长大,成为一代英主。

按理说,孝庄也可以让苏麻喇姑担当同朴氏一样的职任。孝庄嫁与皇太极后,天聪三年(1629年)至崇德三年(1638年)期间,先后生下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雅图、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皇七女固伦端宪长公主(名未祥)和皇九子福临。对于孝庄这四个儿女的照管,苏麻喇姑肯定是出过力的。她既有照料幼儿的丰富经验,又聪慧干练。可是,孝庄却没有这样做,原因何在?

玄烨曾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

孩子“学步能言”,大体在两三岁时。玄烨既然不足两岁就离开皇宫避痘,孝庄怎能在他身边言传身教,随时纠正其“越轶”之处?在此期间,幼龄玄烨并未进入紫禁城,孝庄也难以每天驾幸孙儿避痘之所。既要对爱孙施行严格教育,又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所以,孝庄惟有派遣一位她最信赖,且有能力之人,每日前往玄烨居处,代替她对孙儿施教,而苏麻喇姑恰堪此任。

孝庄没有让苏麻喇姑像朴氏等人那样,只在生活起居上照料玄烨,而是托付给她一副更重的担子,即充当小玄烨的启蒙老师。为此,年已四旬开外的苏麻喇姑,每天骑马奔波于慈宁宫与玄烨避痘所之间,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北长街上,无数次留下她的辛劳身影。

苏麻喇姑辅导玄烨学习满文,手把手地教他书写。康熙一朝,谕旨奏报,多书以满文。玄烨的满文字体舒展流畅,雍容大度,这是在苏麻喇姑的精心教诲下,从小习练的结果。尽管苏麻喇姑本人的文墨字迹早已无存,但可以肯定,她的满文写得相当漂亮,玄烨的满文书法,受到她的较大影响。

依据上引玄烨的回忆可以看出,苏麻喇姑还禀照孝庄的意图,对小玄烨进行培养教育,这使他受益终身。玄烨的良好习惯、作风,大部分是在少儿时期养成。例如他曾说:“朕自五龄,即知读书。”表明正是在避痘期间,由于苏麻喇姑的循循善诱,他产生了喜读书,爱钻研的志趣。可以说,在玄烨的幼年、童年时期,孝庄对他的启蒙教育,最初是通过苏麻喇姑而进行,孝庄将玄烨培育为杰出帝王的漫长历程,开端于苏麻喇姑的数年教诲。

训迪玄烨,手教国书,是苏麻喇姑在此时期的首要职责。此外,关于玄烨的日常起居,饮食调理等方面,苏麻喇姑也会加以关照,随时将有关情况奏报孝庄,并将孝庄的旨意带给朴氏、瓜尔佳氏等人。比起后者,苏麻喇姑对玄烨生活上的照料可能并不很多,但却处于一个相对更高的位置,即代表孝庄对朴氏等人进行督促指导,并就照料事宜,同内务府等处人员联系、磋商。少儿玄烨身心发育良好,为其后60余年的治国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这和他避痘期间,苏麻喇姑、朴氏、瓜尔佳氏等人鞠育佑护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孝庄独具慧眼,知人善任。

碍于苏麻喇姑的身份,正史中对于上述情况从未提及,但是她曾辅导幼年玄烨学习满文一事,却被传为佳话,直至嘉道时期,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礼亲王昭梿将此事书于《啸亭杂录》中,为我们留下珍贵的文字记载。

康熙尊称苏麻喇姑“额娘”

一份康熙年间内务府官员奏报宫内食用猪肉数额的清单上写道:“……苏麻喇额涅格格、爱新之妈妈(妈妈即汉语中奶奶,爱新的身份不详。),猪肉各三斤……”。清单没有缮写时间,但所述人员里,包括皇十七子胤礼和玄烨的乳母瓜尔佳氏。胤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瓜尔佳氏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据此推断,清单是写于三十六年三月至三十八年七月之间。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月初二日,议政大臣、领待卫内大臣兼内务府总管马思喀等,就宫内外各项人员的口粮数额,向玄烨奏报,其中也述及苏麻喇姑:“……苏麻喇额涅妈妈、格格等八人,萨满一人”,“每人每日用稻米”若干。满文朱批奏折,马思喀等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初二日。

康熙四十年(1701年)三月二十四日、十月二十六日,马思喀等关于节减宫内菜蔬用项的两次奏报中,又先后五次提到“苏麻喇额涅妈妈”。如在奏折中说:“苏麻喇额涅妈妈自十月十六日至来年二月三十日过冬之各样鲜菜二百一十斤,红萝卜十六斤,水萝卜八斤,胡萝卜八斤,王瓜四十只,茄子四十只,盐四斤。自三月初一至十月十五日,每日食用鲜菜三斤六两。此外,五月内每日用水萝卜六只;六月至八月,每日用王瓜六只,茄子六只;九月至十月十五日,每日用红萝卜三只,水萝卜六只,胡萝卜六只。欲将此内过冬鲜菜二百一十斤减去十斤,余二百斤;红萝卜十六斤内减去一斤,余十五斤;王瓜四十只内减去五只,余三十五只。其它各项菜蔬仍旧。”满文朱批奏折,内务府奏,康熙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

苏麻喇姑的上述不同称谓,为进一步考察她在宫中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额涅格格(eniye gege)”、“额涅妈妈(eniye mama)”,都是满语。“额涅”,即额娘、母亲;“格格”,本意为“姐姐”,是对女子的尊称,亦用于皇室女儿的称号,对于苏麻喇姑所取之意,当是前者;“妈妈”,即奶奶、祖母,也可用来泛称年长的妇人。苏麻喇姑的这几种称谓,体现出她同孝庄、玄烨及其儿女们之间的关系,即孝庄称其为“格格”,玄烨称其为“额涅”,皇子、公主们则称其为“妈妈”。因为只有“主子们”对苏麻喇姑如此称呼,宫内才能仿而效之,作为通称,并见诸内务府大臣的奏折。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