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哲学家 > 沈有鼎
沈有鼎

沈有鼎(当代著名逻辑学家)

沈有鼎于1908年出生,1989年逝世,主要从事数理逻辑、中国逻辑史和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专长数理逻辑和中西逻辑史。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国逻辑学界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天才人物。他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学贯古今,融会中西,是蜚声中外的大学者。

个人资料

  • 中文名沈有鼎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哈佛大学
  • 职业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
  • 代表作品《有集类的类悖论》、《两个语义悖论》等

沈有鼎相关资讯

沈有鼎详细介绍

  沈有鼎个人简介

  沈有鼎,字公武,出生于上海市,是中国现代逻辑学家。1929年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同年考取公费留美。1921年-193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谢弗和怀德海指导下从事研究,193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至1934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海德堡和弗赖堡大学杰浦斯和海德格尔的指导下从事研究。他主要从事数理逻辑、中国逻辑史和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1934年回国,他任教于清华大学,次年任教授,并担负指导研究生工作。1937年-1945年任西南联大教授。1945年-194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作访问研究。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1955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有集类的类悖论》、《两个语义悖论》、《初基演算》、《〈墨经〉的逻辑学》、《“纯逻辑演算”中不依赖量词的部分》等。

  沈有鼎生活往事

  1928年,罗家伦就任清华校长后,曾以“学术化,民主化,纪律化,军事化”为教育方针,其中“军事化”中重要一项内容即为每天早上六点钟学生即要起来早操,后来缺席人多,“罗家伦下了一个命令,说是早操无故缺席,记小过一次。照校规:三次小过为一次大过,三次大过就开除学籍。”当时沈有鼎为清华学生,“向来生活很随便,他经常不上早操,也不请假,积累下来,被记了八次小过,如果再有一次小过,他就要被开除学籍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早操无形取消了,他才得以幸免,保留学籍,一直到清华毕业”。

  抗战初期,大学南迁,当钱穆等人在南岳衡山之文学院时,钱穆曾与吴雨生(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共居一室,这四人之所以能凑在一起,钱穆认为是其余三人“平日皆孤僻寡交游,不在诸人择伴中,乃合居一室”,因为还留有一个空床,钱穆先生就住进去。当时的情形,《师友杂忆》曾做如下描述:“室中一长桌,入夜,一多自燃一灯置其座位前。时一多方勤读《诗经》、《楚辞》,遇新见解,分撰成篇。一人在灯下默坐撰写。雨生则为预备明日上课抄笔记写纲要,逐条书之,又有合并,有增加,写定则于逐条下加以红笔勾勒。雨生在清华教书至少已逾十年,在此流寓中上课,其严谨不苟有如此。沈有鼎则喃喃自语,如此良夜,尽可闲谈,各自埋头,所为何来。雨生加以申斥,汝喜闲谈,不妨去别室自找谈友。否则早自上床,可勿在此妨碍人。有鼎只得默然。”上述描述,可见沈有鼎先生之可爱处,对待生活和时间之态度,与其他诸位教授,似乎大不相同。人长期养成的性情,恐怕是很难改变的吧,研究逻辑的,生活不一定刻板,而吴宓先生,其严谨不苟,大概也是习性使然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