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科学家 > 黄鸿宁
黄鸿宁

黄鸿宁(著名化工专家)

黄鸿宁生于1915年1月18日,广东省南海县人。是著名的化工专家,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为我国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历任化工部氮肥设计院总工程师、化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石油化工部规划设计院、化工部规划局总工程师,化工部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第三十三届常务理事。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领导完成了年产5万吨氨厂的定型设计和石家庄化肥厂变换、甲烷化、氧化锌脱硫三触媒氨合成新工艺的设计,并在全国得到广泛采用。

个人资料

  • 中文名黄鸿宁
  • 国 籍中国
  • 民 族
  • 出生日期1915年1月18日
  •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
  • 籍 贯广东南海

黄鸿宁相关资讯

黄鸿宁详细介绍

  黄鸿宁的个人简介

  黄鸿宁生于1915年1月18日,广东省南海县人。1932年黄鸿宁考入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1936年毕业时,他的父亲和叔父支持他出国深造。1938年黄鸿宁到了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同时利用空余时间继续进修土木工程研究生课程。1940年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41年,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并受聘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任驻美办事处化学工程师。黄鸿宁原计划在美国一些工厂实习后,即回国参加永利化学公司的建厂工作,后因珍珠港事变未果。1943年他被借到美国鹤克(Jayhawk)硝铵厂参加合成氨试车开工,同年9月又到里昂(Lion)硝铵厂参加合成氨试车开工,并参加铜氨液的研究工作。1945年,永利公司考虑支援抗战,需要硝酸,有意开发热法固定氮路线,乃抽调黄鸿宁到威斯康星大学做热法固定氮研究,组织并参加中间试验装置的建设和试验。黄鸿宁借此机会在威斯康星大学兼修化学工程,于1947年获博士学位。因在该校学习成绩很好,经教授推荐,黄鸿宁被吸收参加了Phi Lambda Epsilon化学学会和Sigma Xi学会。1947年,永利公司为获得美国进出口银行1600万美元贷款须编制扩建南京化肥厂和株洲化工区规划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黄鸿宁调回永利驻美办事处担任这项工作。永利南京化肥厂的扩建报告,原拟委托美国化工建设公司(C.C.C)编制,但该公司索要10万美元高价。通过黄鸿宁等人的努力,扩建报告顺利完成,并被批准贷款。

  黄鸿宁在美国期间,曾有多次机会可到外国公司工作,能得到较丰厚的收入,但他想到祖国的建设,想到为人正派、勤奋好学、深入实际、勇于拼搏的好带头人、永利公司的技师长(总工程师)侯德榜博士,决定在国外只求多学点技术,多积累些实践经验,以利回国能更好地跟随侯德榜为祖国化工建设服务。1951 年侯德榜函邀黄鸿宁回国参加太原化肥厂的设计。黄鸿宁从一些报导中了解到祖国正在开展建设,早已心驰神往。加上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起,他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回国报效,便毅然停止了手头工作,不辞长途跋涉,辗转英、法、比、德、意等国,于1951年底回到祖国怀抱。

  黄鸿宁的主要成就

  主持南京化肥厂扩建设计

  1952年,黄鸿宁在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管理处基建处任副处长。1953年调到当时重工业部化工局设计公司,任永利宁厂(后改名南京化肥厂)扩建设计组组长兼工程总负责人。黄鸿宁以能直接为祖国化工事业工作而自豪,更对自己曾多年规划过的这个化肥厂扩建工程能够很快实现感到欣慰。他同设计组的同志一道发扬勤俭建国的精神,艰苦奋斗,工作很出色。为了取得较确切的设计数据,他在工厂现场对大量生产数据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统计和分析验算。他要求设计在技术上要合理、可靠、节约经费,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库存的设备材料。他多次解决了材料代用中的技术问题。对于铜液洗涤塔,上级原批准采用锦西的1台高压设备,但经过黄鸿宁对南京化肥厂原有的铜洗塔进行核算,认为有潜力可挖,能满足扩建要求,决定不再外调,从而节约了不少投资。对扩建所需的一些其他关键设备,他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钻研,如自力更生制造煤气炉和高压循环机,改造两台液氨罐作水洗塔等,他都和设计组的有关同志反复研究,并多次与现场技术人员探讨,作出了正确的决策。这项由日产80吨氨扩大到140吨氨的工程,在设计组和工厂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但按期完成了设计和施工,而且工厂投产后1年内就顺利达到了设计的产量指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证明设计质量是优良的。

  南京化肥厂的扩建成功对增加我国化肥供应和增强我国化工设计实力起了很大作用。

  领导编制定型设计

  50年代末,为了增产化肥,加快建设速度,化工部领导提出了编制可重复应用的定型设计的任务。要求这种定型设计能“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作少量补充、调整,就可做出工程设计,进行施工,从而得以省力省时,保证质量,达到成批建厂的目的。黄鸿宁领导编制了年产5万吨合成氨的省级和1万吨合成氨的专区级氮肥厂的定型设计。在工作中,他十分注意工艺流程、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每一项抉择,都尽力结合当时的国力和国情,认真研究,先后提出和支持了不少重要改进意见。例如:有同志建议变换系统增加热水加热器,以提高蒸汽回收量,他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切实可行,决定采用。他通过研究提出,将两台合成气压缩机和两台循环压缩机的基础,分别合并起来,实行后,对压缩机转速由125r/min提高到150r/min创造了好条件,使打气能力增加了20%。他还提出:增加高水位水封,切断变换气气柜,以利提高压缩机进口气压力,增加打气量;铜液塔填料改用鲍尔环,增加处理气量等等。这些意见实施后,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定型设计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较低,经各省、市因地制宜修改后可据以建厂,所附设备图纸也可据以制造设备,对于加快当时氮肥厂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省级氮肥厂是我国第一批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安装的较大的工业建设工程,在设备制造以及施工、安装过程中碰到许多与设计有关的问题,有的必须在设计过程中甚至设计之前解决,如材料代用、材料检验方法和标准、部件加工精度要求等。这些都由黄鸿宁代表化工设计和技术部门及时与各有关方面联系解决。制订和修订设备、材料的制造与验收标准,黄鸿宁原来对这方面工作不太熟悉,但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钻研有关技术资料,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听取意见,再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及时同第一机械工业部有关单位的同志联系并共同努力,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工程设计和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后来的建设工程积累了一大批基础技术资料。

  组织开发合成氨新流程

  60年代初期,国外出现了用氧化锌脱硫、低温变换配甲烷化3个新催化剂取代铜液洗涤净化原料气的新工艺流程。这套新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但在我们成套引进合成氨项目的谈判过程中,意大利与英国厂商都不能提供这种新技术。在化工设计院副院长陈冠荣倡导和组织开展了小型试验的基础上,化工部决定在国内自行研究开发,并责成化工设计院编制年产6万吨合成氨的新流程设计。

  1964~1968年,黄鸿宁作为三新催化剂新工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之一,领导从研制、中试到工厂使用的全过程。上级领导要求用项目带科研,以加快攻关进度。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化工部的研究院、工厂、设计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参加这项工作的所有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奋力拼搏。黄鸿宁在工作中,除履行领导职责外,还出了很多主意,在技术上起了重要作用。他看到甲烷化催化剂用天然硅藻土作载体,性能不易掌握,提出改用氧化铝代替硅藻土,以利载体规格化,也有利将来从废催化剂中回收贵重金属;在生产流程方面,黄鸿宁提出先脱CO2,后进低温变换的主张,这对以煤或重油为原料的工厂,既可以节约蒸汽,又能减少在甲烷化时氢气的消耗量;在设备方面,他也提出许多改进意见。例如:对脱硫泵的结构设计,他提出将机械密封由多弹簧改为单弹簧,叶轮改封闭式为半开式,在泵前加过滤器等等,解决了悬浮硫的堵塞问题。在北京化工实验厂的中试装置建设和试车过程中,黄鸿宁深入现场,参加倒班,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尤其在采用新流程的第一个生产厂——石家庄化肥厂(第三期工程)建设进程中,他亲任开工队队长,在现场蹲点2年,直到正常投产。

  这个自力更生开发成功的三新催化剂净化流程和合成氨系统工程建设投产成功,是科学研究、设计、试制及试用单位通力合作的典范。它创造出了使科研成果很快转变为工业化生产的经验,得到了领导部门的赞许和表扬,并使广大化工科技人员增强了自信心,鼓舞了士气。这一新流程随即在国内得到推广,并在技术上为以后发展以天然气和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工厂打下了基础。1978年合成氨三新催化剂净化流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引进设计大型合成氨装置

  为了降低单位产品投资和成本,合成氨装置日益向大型化发展。1966年初,经化工部同意,黄鸿宁等组织全国力量着手编制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20万吨合成氨装置的设计,准备用于泸州天然气化工厂的扩建工程。在设计方案中,他们通过研究,决定采用许多新技术:天然气一段转化压力由25千克/平方厘米提高到35千克/平方厘米;采用3个新催化剂净化代替铜洗;二氧化碳的脱除与尿素生产联合,取代G-V法脱碳;合成塔副产蒸汽;压缩机全部用离心式,并用蒸汽透平驱动。对于这些新的工艺和设备所需的试验项目,也作了安排。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这项工作被迫中断。

  1972年开始,国家准备引进一批大型氮肥厂成套技术,化工部安排黄鸿宁担任与美商谈判引进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的技术负责人,并负责初步设计的审查。通过黄鸿宁和有关同志深入、细致、认真的工作,他负责主谈的从美国凯洛格公司引进成套技术的几个项目,经以后建成投产考核证明,技术经济指标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而价格比起其他几套引进装置来则是最低的。

  1973~1975年,黄鸿宁代表石油化工部与第一机械部和上海市联合组织国内设计并制造关键设备,建设以轻油为原料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型氮肥厂。该厂建在上海吴泾化工厂内。这样一项规模大、技术新、内容复杂的工程,从设计、制造、施工、试车到生产的全过程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负责,这是第一次系统实践,其中有不少开创性的工作,且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黄鸿宁总是尽最大努力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为这个工厂的建成投产,为我国化肥工业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