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名人 > 教育家 > 丁振麟
丁振麟

丁振麟(农业教育家)

丁振麟是我国的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早年从事大豆遗传、生态和大麦区划研究并有许多论著;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为了恢复、发展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和创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师资、科技队伍,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开展学术活动,倾注了全部心血。1979年6月23日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

个人资料

  • 中文名 丁振麟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 浙江省余杭县
  • 出生日期1911年2月3日
  • 逝世日期1979年6月23日
  • 职 业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
  •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农艺系
  • 代表作品丁振麟.甘薯(作物栽培学丛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 主要成就创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丁振麟相关资讯

丁振麟详细介绍

  丁振麟的简历

  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农村。

  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1934—1938年: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大胜关农场技术员。

  1938—1939年:任云南省昆明昆华高级农校教员兼农场主任。

  1939—1941年:协助筹建云南大学农学院并任技士和助教。

  1941—1945年:任云南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讲师、副教授。

  1945—1946年:考取公费赴美实习生,先后在依阿华州立农学院和康乃尔大学学习。

  1946—1952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任农场场长。

  1952—1960年:任浙江农学院副院长兼农学系教授。

  1960—1965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

  1965—1979年: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1979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

  1979年6月23日: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

  丁振麟发展浙农大

  丁振麟在浙江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任职期间,本着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培养出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农业专门人才的思想,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扩大、发展农业教学和科研基地

  1946年,丁振麟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农场场长。那时,浙江大学农学院刚从贵州迁回杭州华家池,除新造的三座二层楼房外,四周一片荒芜。为给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基本条件,他凭着过去办场的经验悉心筹划,统一布置,平整田块,疏通渠道,建立排灌系统,并按各系需要分区管理,使各系均有实验基地。同时,恢复了抗战前建立的浙江大学植物园和充实各种植物的标本区,使农场面貌焕然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振麟任浙江农学院副院长。由于学校发展较快,基建用地逐渐扩大,农场土地相对减少。经他筹划,在1955—1956年又在华家池周围扩增了460余亩,并在余杭县新建山地农场(主要为红黄壤)1119亩,以种茶为主;1958年还与浙江省农业厅、粮食厅和商业厅合办浙江省大观山畜牧饲养试验场。至1959年,全校农场面积达3400亩,其中华家池校本部农业试验场就有1175亩田地和200余亩池塘养殖水面,形成了规模较大、专业全面的综合实习农场。该场下设作物、果蔬、蚕桑、畜牧、茶叶和观赏植物等生产队。与此同时还建造了有1亩多地面积的温室和暗室,为浙江农业大学现在校园的规模打下了基础。

  二:恢复并新建一些系科

  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农学院仅保留了农学、植保、桑蚕三个系四个专业和一个茶叶专修科。丁振麟根据浙江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经浙江省委批准,于1955—1956年恢复了园艺系、土壤农化系和畜牧兽医系,并将茶叶专修科改为茶叶系本科,新建一个农业机械系。1957年又为农业部承办了全国种子讲习班,培训种子专业人员,并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设置了种子学专业。同年,还建立了全国农业院校第一个放射性原子能实验室(现原子能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前身)。由于系科增加,农学院基建面积又有扩大,除新建一些教室、学生食堂、宿舍,职工宿舍外,还建立了东西两座教学大楼。当时,在校教师由数十人增加到数百人,学生由百余人增加到数千人。为浙江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三: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

  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丁振麟认为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他在任副院长期间,根据各系师资情况,除增聘名教授外,主要是派遣、鼓励教师在职进修、脱产进修,以适应院系调整后教学改革的需要。50年代上半期,在学习苏联浪潮的推动下,组织教师举办米丘林遗传学、威廉士土壤学等学术讲座;开设教师俄语学习班,亲自带头参加学习,并与农学系教师一起边学习、边翻译,出版了H.A.马索里扬著的《作物栽培实验室作业》一书(高教出版社出版),也为后来集体翻译《种子学》、《种子贮藏原理》等书打了俄语基础。1953—1955年间,农业部和有关院校举办的各种苏联专家专题讲习班,如米丘林遗传学、达尔文学说、作物栽培学、威廉士土壤学以及耕作学等讲习班,丁振麟都敦促各系选派教师参加。农学系先后派出教师10人参加和讨论后,增加了对苏联农业科学和生产情况的了解。在学习苏联的同时,为了联系本国农业实际,丁振麟还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有关的农业生产会议,带领学生深入农村,进行生产实习,参加生产劳动,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和了解存在的问题。他除在校亲自带头种丰产试验田(种甘薯)外,还要求专业教师根据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例如,农学系教师了解到金华地区由于推行三熟制,秋玉米播种迟而影响到产量时,就研究采用移栽方法提早播种,经在校内试验,证明适期播种和移栽,可以增加玉米产量二三成。又如水稻的两段育秧,解决了连作稻区秧龄的栽培问题,在双季稻区增产显著。在育种上,农学系育成的水稻良种“先锋1号”、棉花“钱江9号”、大麦“ 浙农12”等都在生产上占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获得全国或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这些科研成果既解决了生产问题,也充实了教学内容。此外,还成立了学生科研小组,由有关教师帮助学生选好课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进行科学研究,然后由校领导定期评比出得奖名次。这样既树立了学生亲自劳作的观念,又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检查科研成果,总结经验,1955年和1957年,全校召开了两次科学讨论会,交流科研成果,活跃学术气氛,受到农业界的好评。 1956年,学校成立了科学研究部和学报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浙江农学院学报》,为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在教材建设方面,丁振麟认为编好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他提出教材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理论要密切联系实际,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并要求各系组织骨干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浙江农业大学共编写出版了27门课的教材,其中有19门课如《土壤学》、《农业化学》、《养蚕学》、《蚕体解剖生理学》、《桑树栽培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种子学》、《耕作学》、《作物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茶树栽培学》,均被农业部选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丁振麟还亲自主持组织农学系教师编写《作物栽培学》一书。该书的作物种类齐全,包括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和主要绿肥作物;在基础理论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其中耕作制度、种子学原理和作物产量形成等章节的内容,都比较新颖翔实,可作为各类作物栽培技术的理论依据。该书1962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和广泛采用。由于学校贯彻执行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措施得力,领导处处以身作则,因而学术空气浓厚,全校师生学农、爱农蔚然成风。大家都愿为发展祖国农业教育和提高农业生产贡献力量。在丁振麟主持校务工作的十多年里,培养的学生遍及全国,而且大多数已成为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领域中的骨干,有的已是科技专家、教授和领导干部,对于发展浙江省农业科教、生产事业来说,其作用之大更是不言而喻的。